课程:指引孩子朝着那明亮的地方去

文 / 屠桂芳 责编 / 屠桂芳 2015-01-04 点击 48967

 课程:指引孩子朝着那明亮的地方去

——关于课程文化的个人思考

 

引言: 

作为一名教师,我想:每一个人,都应该记住英国诗人惠特曼的这首诗《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有一个孩子逐日向前走去 /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倾向那东西 /于是/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在那一天/或在那一天的某一部分 /或继续了好几年/或好几年结成的伸展着的好几个时代/ 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孩子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每天都在让孩子看见最初的东西,而这些最初的东西,终归会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于是,我想问自己,也想问每一位老师:知不知道,我们每天给孩子看见的最初的东西是什么?我们每天给孩子看见的最初的东西究竟有多大的价值与意义?因为,它是如此深刻地影响着一个孩子的一生啊!

 

                 我们需要不断深化对课程价值的认识

 

细细梳理一下,其实,我们每天给孩子最初的东西很多很多,这些东西整合起来,我们称之为教育。而教育是需要载体的,教育最重要的载体是什么?课程。每一位教师,每天所做的事情,就是依托一定的课程,与孩子进行交流与对话,给孩子生命最初的东西。由此可见,课程,对于教师与孩子,是多么重要。教师每天都在使用课程,而学生每天通过学习课程,接受他生命中最初的东西。那么,课程究竟是什么呢?我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找到了二个我认为比较理想的对课程的定义:第一,是17世纪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把课程理解为: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第二,是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对课程的定义:有愿景与计划,有行动与策略,有穿越的事实,有一个或好或坏的结果,这就能称之为一个课程。从这两个定义来看,课程的内容便显得非常地宽泛了。因而,课程的意义,有待于我们每一位教师,不断去理解与深化对它的认识。下面我们来看看例子,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知道课程实施的意义与目的在哪里? 

在北京市十一学校,有4714名学生,而这些学生每人有一张与众不同的课程表。十一学校采取的是一种大课程观,他们对现有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进行整合,通过分层、分类设计,开发出近300门学科课程供学生选择。综合课程、特需课程、非典型课程、自主设计课程,十一学校开设了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超市,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的跑道。北京市十一学校课程研究院院长秦建云如此评价课程的意义:十一学校开设不同的课程,是为了给学生开辟成长所需要的不同“跑道”。在十一学校,课程被认为是助力学生起飞与成长的跑道,而跑道的好坏,决定孩子起飞的力度与成长的高度。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思考:我们给孩子的课程都是好的课程么?我们给孩子的课程,都能助孩子飞得更远更高么? 

在清华附小,窦桂梅校长同样对课程进行了改革。她提出了“1+X”课程模式。所谓”1”是指:优化整合的国家基础性课程。其整合的途径为:学科内整合、学科外整合、学科内外整合。所谓“X”是指实现学生个性发展的特色性课程。其内容包括(一):体现学校个性的课程,如清华风物课程。(二):体现学生个性的课程,如一条龙课程、种子课程、自主课程。清华附小“1+X”课程的开设,应该也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通道。而我个人最感兴趣的清华附小对体育课程实施的改革:每班每天一节体育课、每天一个健身大课间以及晨练微课堂”、“每个学生一个体育自主选修项目”。基于这些,我在思考:我们在给孩子最初的东西中,什么是第一位重要的?身体是1,而其它任何东西都是附诛于1后面的0。我们每位教师,静下心来想想:在我们的课程体系中,我们有没有为孩子提供那个孩子最需要的1呢?如果没有,清华附小的体育课程改革是不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 

上周参加株洲市“书香论坛”,全国儿童阅读论坛的创始人徐冬梅老师在大会上语出惊人,她说:我们现行的语文课程根本不能称之为课程。为什么呢?因此,世界上那么多经典的儿童文学都没有进入现行的语文课程。如果古今中外的儿童文学经典不能大量地进入儿童的视野,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给孩子最初的东西是什么呢?机械地抄写?简单的识记与背诵?枯燥的写作?因此,她持续十年,孜孜不倦地做“儿童文学论坛”,她希望通过论坛,改变每位语文教师心中的语文课程观。徐老师的身体力行,也应该引想我们的思考:我们每天拿在手上,走入课堂,为教给孩子们知识而使用的这本教材,是科学合理的么?是完美无缺的么?有没有要改进与完善的地方? 

美国课程与教学专家小威廉姆E.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一书中设计了4r来构建课程,即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多尔认为:课程的意义不在于证实一种立场的正确性,而是要发现将不同观点联系起来从而通过积极地参与对方而扩展自己的眼界的方式."这一过程是"上帝笑声的回音"的艺术,是"没有人拥有真理而每个人都有权利要求被理解的迷人的想象王国"的艺术。 

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对课程的认识远远没有达到多尔所说的高度;我们每一位教师,需要不断深化对课程价值与意义的认识。唯其如此,我们才有可能将孩子带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领域,让他们真正领略到学习的魅力。 

         我们该如何尽可能地构建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 

今天,我们处于一个教育改革的时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我们很惊喜地看到,为了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各个地区、各种类型、各种级别的学校,都在不同程度上走上了课程改革之路。对于课程的分类,课程改革提出了构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相统一的框架。国家课程在小学体现为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科学、计算机、品德与社会等,它具体地体现为每周26课时的授课内容。地方课程是各级地方政府研发并在学校实施的课程。在小学开设的各个学科科目中,其中有些教材如美术、品德与社会等使用的是湖南省编教材,这些课程严格地来说,算作地方课程。当然,还有些地方开发的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的,如藏族地区的孩子就要学习藏语和汉语两种语言,那么藏语读本就是他们的地方课程。而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展开发的课程。大多数学校曾提出学校课程建设的框架,即以必修课程为基础,以选修课程为依托,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拓展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这个课程体系是各级各类学校通用的一个体系。其中的选修课程(现在我们使用得更多的名词是社团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便属于校本课程范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凡是开设了各种各样的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修的学校,其课程开设是适应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样做,学校课程开设便是完备的了。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我们要尽可能地探索一个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是比较理想的呢?在我个人看来,学校要构建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应该考虑如下因素: 

一、课程建设的目的性: 

目的性是摆在课程建设前面第一位的东西。我们的课程开设需要达到什么目的,这是每一位教师以及校长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它涉及到课程使用的方向及目标。对于一个学校而言,我们在思考课程建设的目的时候,除了按照规定开足国家课程外,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可以考虑实现两个层面的结合:第一,与学校办学理念相结合。如博才梅溪湖小学提出了“知书达礼”的校训,我们就可以从“知书”和“达礼”两个方面思考,学校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来达到这个目标。从“知书”这个层面来说,它意味着要引导学生博览群书,那么,学校就要考虑如何开设好各种门类的阅读课程,如学科阅读;从“达礼”这个层面来说,它意味着学生要知礼仪节,懂礼仪,那么,学校就要考虑如何开设礼仪课程,指导学生习得礼仪规范。第二,与学校办学特色相结合。如博才洋湖小学,其校训为“上善若水”,那么,我个人认为,学校应该在“水”上面做课程文化的文章。如我们可以开发一个洋湖湿地公园为主题的校本课程,介绍自然水文化;我们可以开设一些民族器乐、中国书法及中国绘画课程,体现以艺术的律动来体现水的律动;我们可以开设一些拉练课程,如爬岳麓山、湘江风光行等,磨炼学生的意志,体现“水滴石穿”的精神······再如,博才咸嘉学校,其办学特色为科学教育,那么学校便要开发与科学教育特色相关的课程,如1—6年级分年级可以开展哪些科学主题实践活动,要成为系列;开设一些科学兴趣小组,如发明创意小组、编织小组、剪纸、科幻画、电脑绘画、科学趣味小组、头脑风暴、DI社、DY社、DV社等。学校课程建设与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的结合,能够促进学校理性、持续发展。 

二、课程建设的序列性: 

序列性是指学校在进行课程建设的时候,应该对其课程设置进行排序,即哪些课程是第一位的,哪些课程是第二位的。学校要依照课程的重要性来加强对课程价值的判断,并制定实施课程的路径。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最近开始研究新教育实验的卓越课程,我个人很喜欢并推崇朱教授对卓越课程体系的设计:以生命课程为基础,以公民课程(善)、艺术课程(美)、智识课程(真)作为主干,并以“特色课程”(个性)作为必要补充。这应该是一个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相对于原来的德智体美劳的课程体系,它更具现代教育理念,也更符合人性发展的规律与要求。 

我个人觉得一个学校在不能提升自己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的时候,不凡使用朱教授提出的课程体系。但是,在朱教授设计的课程体系中,我认为我们仍然需要给这些课程进行排序。生命课程是排在第一位的。生命高于一切。没有生命,哪来发展与成长?所以每个学校首先要做好并重点关注的是生命课程。生命课程包括哪些内容呢?朱教授指出:生命课程是将体育、生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性教育、防艾教育、毒品预防教育、安全教育、环保教育以及国际理解教育等予以整合,用生命教育的线索来贯穿。同时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青春期困惑、逃逸、自杀等危机状况提供咨询服务、指导和救助。排在第二位的课程是智识课程。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人类不断地探索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过程,也是人类追根溯月,寻求真理的过程。而智识课程便是教人求真。智识课程指的是学生学习的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科学等课程。通过智识过程的学习,学生才有可能明白这世界的本原与真相,才能学会探索与追求。排在第三位的是公民课程。公民是一个社会走向现代化、民主化的标志。公民代表的一种普世价值。它解决的是作为一个社会人的权利、责任与义务问题。公民课程表现形式为:社会、政治、法律、演讲、美德等课程。公民素养是未来社会人必备的素养,现代学校很有必要在此方面进行探索与研究。排在第四位的是艺术课程。国家教育部今年制定了中小学生艺术素养考核方案,我们区教研室今年对学校常规教育教学考核增添一项,就是对学生的音乐、美术素养进行现场抽查、调研,并检查器乐进课堂现象,这充分说明艺术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愈来愈被重视。排在第五位的是特色课程。这里的特色课程应该包含两重含义:第一层是指适应学校办学特色开设的课程。如博才金峰学校是足球特色,因此开设一门足球课程,让学生从小熟悉足球文化。第二层是指学校开设的各种各样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课程。这些课程成为其它课程的有益补充,它们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业余爱好的形成,使学生对生活充满情趣。 

审视朱教授提出的课程体系,我们仍能发现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劳动,应该是一个人从小开始便要学习的一项技能,如做好家庭卫生、洗衣服、做饭、安装东西,搬运东西,这些活儿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每个人都应该擅长。但实际的状态是,当今社会,愈来愈少的人擅长这些。因此,学校开设劳动课程,成为必需。当然,在朱教授提出的课程体系里,还缺乏一类实践课程,依据杜威“教育即生活”的理念,学生当下学习的所有知识应该紧密地跟生活相联系,学生要在生活中加强对所学知识的体验与感受。因此,开展实践课程,让学生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并不断检验所学知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实验中丰富自我,完善自我,是学校必然进行的路径. 

三、课程建设的多元性: 

    课程的多元体现了小威廉姆斯E·多尔提出的课程丰富性的特点。学校的课程建设应该是开放的、多元的,这是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里着重论述的观点。学校要实现课程的多元,可以考虑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课程主体的多元性。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是课程的唯一主体。但在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一些学校早已打破传统框架的束缚,实现了课程主体的多元化。教师、家长、学生、社区志愿者都成为了学校课程的主体。教师除教授固定的学科知识外,还可以根据个人特长开设选修课程;家长也可以进学校讲授本行业知识、讲述游学经历、给学生讲故事、开展家庭亲子实践活动;学生可以自主成立兴趣小组,如数学兴趣、阅读兴趣小组、演讲小组、讲故事小组等;社区志愿者可以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给学生授课,如民间剪纸、棋艺、书法、太极拳等。第二,课程内容的多元性。根据朱永新教授提出的课程体系,我们可以将五类课程分别细化为更细致、更具体的课程。如生命课程中的体育便可以分为球类运动、田径运动,安全教育便可以分为交通安全、饮食安全、公用设施设备安全、防灾防害等,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根据一至六年级学生心理特征确定不同的内容。公民课程可以分为世界文化、廉洁文化、公民道德、公民常识、公民法庭等。艺术课程的分类及特色课程更是广泛。第三,课程形式的多元化。朱永新教授说:课程的起点是人的发展,课程的终点仍是人的发展。因此,凡是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内容,都可以称之为课程。由此意义而言,课程的形式是多元的。它可以是一堂课、一次演讲、一次班队活动或实践活动、一次有目的的谈话、一次游戏等。 

四、课程建设的系统性: 

依照朱永新教授设计的课程体系,很多学校对五种门类的课程,或多或少都有涉列,但是,学校与学校之间,在实施的内容、程度及效果上,存在差别。有的课程设置目的性不强,有的课程设置比较单调,有的课程设置杂乱无章。因此,学校的课程建设如果要做到有目的性,有针对性,还必须加强课程建设的系统性。在我看来,根据我们学校日常教育的需要,我们应该对一些课程的课目进行精心设计,努力做到课程内容的渐进性、层次性及深入性。第一,“国旗下的讲话”内容的系统性。“国旗下的讲话”,我们曾经试着安排年轻教师轮着主讲,主题采用教育处提供及主讲老师自行选择的方式。这种方式新颖活泼,吸引了学生的视线。但是,现在我们用课程的观点来审视这个常规教育项目,我觉得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设计一个“国旗下的讲话”主题课目,分别邀请学生、家长、教师、社区志愿者来主讲,这样,这门课程就丰富起来了。第二,班队课程的系统性。班队活动是每个年级每周下午都要进行的一门课程。虽然,每次活动,教育处都会给班主任提供班队活动主题,但细细思考起来,这些内容还比较零散。我们要考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发展需要,设计一个一至六年级的班队活动课目,在这些课目中有一些内容是每个学期必须开设的:一次科普活动、一次班会、一次班级读书会、一次家长讲坛等。这样设计班队活动,既能推进学校科学特色教育,又能丰富班队活动内容。第三,班级家庭亲子实践活动系统性。最近两年,我们学校的家长跟学校联系紧密,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很多班级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经常开展班级家庭亲子实践活动。我给班级家庭亲子实践活动的目的定位为“爱与责任”,即关爱社会,敢于担当。我希望班级家庭亲子实践活动能在教育处的指导下,形成一个一至六年级有系列的活动系列,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得益彰。第四,实践课程的系统性:如果我们的校园文化节日属于实践课程的话,那么,我认为,在传统的五大节日(阅读节、体育节、艺术节、英语节、科技节)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考虑设立一个数学节。因为五大节日涵盖了学生所学的大多数课程,作为智识课程的课外活动延伸,它们起到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目的。但是,五大节日唯一没有包含的就是数学学科,而数学却是人类思维的王冠,因此,设立一个数学节是很有必要的。另外,对于学校开展的春游、秋游实践活动,我个人认为除了带领学生走向自然,观赏自然景观外,学校还应该将实践活动的视野拉得更广泛,实践活动的阵地要更多元。如参观消防大队、参观少年管教所、参观雷锋纪念馆、清明节祭扫七十二将军墓、参观马利奥生产基地、参观麓谷高科技园等等。 

五、课程建设的综合评价: 

  对课程建设的评价,事实上涉及到的是对学生参与各种门类课程学习的综合评价。这是一项复杂庞大的工程,通常的做法,或者说,最科学的做法,应该是对学生参加各种门类课程的学习情况进行学分认定,再将学生参与学习的所有门类课程的学分累加,按百分比进行综合评定。如根据朱永新教授设计的课程体系,我们可以将学生参与生命课程、智识课程、公民课程、艺术课程、特长课程的情况进行等第评价或学分评价,然后再统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当然,在评价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制定各类课程的评价标准。事实上,对于各类课程,除了生命教育与公民教育不太适合进行学分评定外,智识课程、艺术课程、特长课程还是可以进行学分评定的,而这个,在大多数学校都做到的。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探索一条将各种门类课程综合起来,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标准。如果有了这样的标准,我们的课程将会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通道。 

我们要深入理解“教师即课程”的根本意义 

这两天,在思考课程文化的时候,读到一段话: 

“教师即课程”。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新颖观点。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对于课程的定义中,也阐述了这一观点。这意味着,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重新构建关于课程的概念。为什么“教师即课程”呢?我们需要从三个层面理解“教师即课程”的含义。 

一、教师是所执教学科的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 

〈〈适合人的教育〉〉一书的作者斯坦纳所说:“那些把自己看成是与课程融为一体,并诚挚地做出努力的教师们,比起那些仅仅传授从最新的教科书中得到的以智力形式出现的、浅显化的科学知识的教师们,更能有效地和学生们交流。”这句话道出的实质是,教师与教师在执行课程的时候是有区别的。这其中应该有三个层次:三流的教师在执行课程的时候有可能发生知识性错误;二流的教师能够比较正确地执行课程,准确地传授知识;一流的教师能够批判性地执行课程,并对课程进行建设与开发。我校五年级语文教师在教一篇课文的时候,引进同主题多篇课文的阅读,开展群文阅读的研究,这就是对课程进行建设与开发。这两天,我看到学校一二楼的走道上突然多了很多花盆,每个花盆里都撒了种了,种了绿色植物,经了解,原来是科学组王娜教师在指导学生养花。将书本的知识还原为生活经验,这就是对课程进行建设与开发。美术组范川容老师将学生的每次美术作业精心收集,精心批改,并在班上进行点评,让学生欣赏到了同伴美术作品的美,这就是对课程进行建设与开发。音乐组教师这学期将经典诗词呤唱引进音乐课堂,带领孩子们学习呤唱,这就是对课程进行建设与开发。对于一个教师而言,她所教的学科是她教育生活的重心与全部,如同斯坦纳所说,如果教师与学科课程融为一体,并积极地努力挖掘课程的意蕴,丰富课程内容,深化课程内容,那么,她便能给学生提供该课程最美妙、最甜蜜的知识的芳香。 

二、教师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开设让孩子感兴趣的课程。 

〈〈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雷夫·艾斯奎斯,他既会教语文、数学,又会教历史、音乐、地理。雷夫的故事应该更雄辩地告诉我们:教师就是课程。一个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道路的引路人,他应该懂得更多的知识,甚至拥有一些特长,这样,学生会更加崇拜他,尊敬他。语文名师薛瑞萍在上语文课的时候,经常带领学生欣赏经典音乐,这就是为学生在上语文课之余,开设了音乐欣赏课程。每个老师都可以像薛瑞萍一样,将自己的兴趣爱好融入到日常教学中,给学生带来除了学科课程以处,另外的惊喜。贺老师讲国学,是我们学校这学期新开设的一门国学课程,这门课程就是充分发挥了贺老师酷爱阅读,对国学感兴趣的长处。三(一)班的王好好老师喜欢音乐,会弹琵琶,她便在班上自发地组建了一个葫芦丝队,自己进行训练,这就是教师发挥个人特长开设课程的典型。一(二)班王莎莎老师教一年级以来,坚持带领学生阅读绘本,这一门绘本课程给学生带来无穷的乐趣。教师在学生眼中,最好能够像一位表演家或魔术师,能够有一些好的招数与套路吸引学生,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幸福的享受。 

三、教师的言行范式成为一门隐形的课程。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它代表对教师师德形象的要求。教师每天与学生相处,其言行时时刻刻在影响人。根据夸美纽斯对课程的定义:为达到教育目的而实施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可以说,教师的言行也是一种课程。因为,教师往往是通过自己的言行实施教育内容,达到教育目的的。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范式。一个经常训斥学生和一个经常讲点幽默的教师相比起来,前一个可能会让学生反感,经常烦躁不安;而后者可能会让学生乐观,学会开朗地面对生活。我们平常说:一个班的学生就是班主任的缩影。这道明的就是教师对学生一种长期的影响。教师的日常言行成为一种隐形的课程,对学生实施的却是长期的影响。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范式,给学生施加好的影响。一个教师要学会讲故事,要学会讲笑话,要学会当安慰天使,这样,其言行范式才会构成日常教育课程之美。 

   课程文化建设是促进一个学校高品质发展的保障,但是它的建设与实施,对于每个学校而言,都有其艰辛探索的历程。理想往往是丰满的,但现实却很骨感。因此,我们只是尝试在这条路上前行。不管前行到什么方向,我们仍要努力,如同日本诗人金子美玲所说: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一片叶子

也要向着日光洒下的方向

灌木丛中的小草啊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烧焦了翅膀

也要飞向灯火闪烁的方向。

夜里的飞虫啊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只是分寸的宽敞

也要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

住在都会的孩子们啊


前一篇 无此文章
后一篇 无此文章